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,粮食年产总量达5亿吨。每年由刊文获季节天气阴雨以及干燥设备不足而造成粮食的霉变
 
损失高达5%。我国的粮食干燥设备和技术,经过30多年的发展,已具有一定的水平,干燥机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
 
用。
 
    在实践中发现,收获后的稻谷在1h之内立即干燥与放置5h、10h、20h甚至数日再进行干燥,其米质大不一样。在日本,含
 
水率24%的稻谷放置10h以后再进行干燥,就只能作饲料粮。优质才有优价,日本“不落地大米”的价格高出于我们的米价10倍
 
、100多倍,台湾的米价高出我们5、6倍。我们现在的稻谷收购标准,含水率每超过0.5%,扣粮0.75%,并减价0.75%,即水分每
 
超0.5%,实际减价1.5%,农民交粮因水分超标而减级减价的十分普遍。然而,自然晾晒时间长,干燥不均匀,不能保证安全水
 
分率,破碎率高于3%。在这样的局势下,粮食干燥机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 
   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,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债资金加快了粮食干燥设施建设。据最新统计,国有粮库共配备干燥
 
设施4647套,总干燥能力已达到3.9万吨/小时,每年可干燥粮食4492万吨。其中大型设备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一区,形成了近
 
3000万吨/年的干燥能力,基本解决了该地区高水分粮干燥能力不足的问题。
 
    机械化干燥通过清选、装料、干燥、缓苏、冷却、装袋等工序,还可以克服自然干燥的诸多弊端。确保粮食及时达到国库
 
收购标准,提高收购等级,做到谷物不落地,减少土石混入,提高品质,价格可提高5%-20%,优质品牌价格更高,有效增加农
 
民收入,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;机械干燥占用场地少,无需投资修建永久性硬化晒场,节省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;可减轻劳动
 
强度,节省劳动力;可根治较普遍的公路晒粮陋习,减少交通安全隐患,减少粮食污染。不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只能在贫穷落
 
后中恶性循环,既不利于国民的身心健康,也不能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。
 
    此外,用干燥机干燥粮食,是稳定粮食总量,减少霉烂抛洒损失的主要途径。我国粮食产区特别是南方地区,稻麦收获期
 
常常出现阴雨霉雨天气,而收获后粮食含水率往往高达24%-35%。据统计,因气候潮湿,谷物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储存水分
 
造成霉变发芽以及在晾晒过程中抛洒综合损失,一般年景达5%,灾年达10%以上,每年损失高达300-600亿元。然而有了干燥机
 
,这些损失却在慢慢降低。虽然我国绝大部分粮库还缺乏合适的干燥设备,但是相信在不久的时间里干燥机会给我们带来更多
 
的方便。